作者: 發布時間:2017-09-01 關注度:234
從土耳其特拉布宗到巴統(Batumi)4小時大巴,大巴車一路沿黑海前行,到了邊境,我們開始緊張起來。畢竟前幾天剛剛有兩個MM在這個邊境被拒簽,不知道我們人品會怎樣?
邊境大廳吵吵嚷嚷,基本都是做邊貿生意的大媽拖著大包小包。好不容易看到一個“VISA”的牌子,卻沒有人。逮住警察叔叔問哪里辦簽證,他們統一的回復是“Wait”......后來才發現,他們只會講“Wait”這個單詞,多一句也不會講了......等啊等啊沒人理我們,只好隨大流去排隊,排到入境窗口,這回一看我們沒有簽證想入境,馬上就有人理我們了......背著大包經過兩個小時折騰,終于拿到了10天(可停留15天)的落地簽。
當我們終于站到了格魯吉亞的時候,發現滿眼瞬間變成了完全分不清的PP文字,一下子就成了文盲。坐著公共汽車從邊境口岸搖晃到了巴統市區,滿街都是類似中國80年代風格的城市民居。只有靠近黑海的新巴統街區,才比較像歐洲小鎮。
雖然巴統是格魯吉亞人的夏都以及海濱度假勝地,但是在這樣的淡季,街上的人真是寥寥無幾。走在 “萬國建筑博覽會”的巴統,琢磨著人都到哪里去了呢?轉過一個街角,忽然眼前人山人海,人群揮舞著各種旗子,還有大喇叭在不停地播放著演講。原來是格魯吉亞總統選舉拉票呢!雖然我們仨長著東方臉孔,不過那么多人自己嗨著,沒有一個人理我們。
果然,外高加索這個曾經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有種彪悍淡漠的個性。管你是哪里的客人,我們選舉事兒大,就不跟你們打招呼了!怪不得當時巴大個跟我說:格魯吉亞掙錢很容易,但是那里的人熱情度不高,更重要的是:Nothing to eat! 當時我可真是嚇傻了:啥吃的都沒有?不可能吧比土耳其還差么?土耳其除了烤粑粑我們就只能天天吃燉菜了......
不過,即使這里也只有烤粑粑,或者是厚皮餃子,也不能埋沒它的光芒:葡萄酒!格魯吉亞釀酒歷史超過8000年,世界上最早釀造紅酒的國家。8千年是什么概念?就是人類還沒有怎么展開飲食方面的想象力的時候,就開始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快意人生!8千年來,格魯吉亞人對飲酒真是熱愛到極致。酒駕這種事兒,在這里根本就不是事兒,不喝酒人家都不開車,開車必喝酒...... 所以,在格魯吉亞千萬千萬要注意呼嘯而過的來往車輛......
當天晚上,為了慶祝我們順利拿到簽證,我毫不猶豫要了一杯格魯吉亞葡萄酒,吃上了久違的烤豬肉,覺得格魯吉亞的飲食比巴大個說的真是好一百倍。吃著吃著明白了:對,他是穆斯林,不吃豬肉,難怪沒有什么吃的......頓時覺得前途飲食一片光明:每天一杯葡萄酒配烤豬肉吃!
巴統最著名的景點,當屬這個史上最憂傷最浪漫的愛情雕塑-Ali and Nino。
Ali和Nino這兩個人物取材自一部1937年的小說《Ali and Nino》,講述了發生在高加索地區的一出愛情悲劇——從小接受什葉派熏陶的穆斯林名門之后Ali與信仰基督教的格魯吉亞公主Nino相愛,盡管沒有家庭的阻礙,這段愛情最終還是因為兩人信仰的不同,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以悲劇告終。這件8米高的作品從2007年開始建造,最終在2010年落成,特別之處是,這是兩尊會移動的雕像。
每天晚上一過7點,Ali和Nino就會開始緩慢向對方移動……
相遇時,他們親吻、擁抱……猶如一對真正的戀人。
然后彼此穿過對方的身體,繼續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前行,直至最終分離。
整個過程大概十分鐘,不論春夏秋冬,這虐心的一幕每天都會上演。
十分鐘里,道出愛情的浪漫和心酸。
有的人看到了狹路相逢只是身不由己只好錯身而過;
有的人看到了奮不顧身相融交錯然后帶走彼此的溫度;
有人從中看到心酸,但也有人從中看到了幸福……
就沖著我當年沒有看到這座雕像,我也要重回巴統,再續前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