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2019-07-26 關注度:90
說酒圈內的人對話方式就是不一樣!前幾天小編參加了個酒局,認識了一個知識淵博的大神,瞅著年齡差不多,想問問人家是哥哥還是弟弟。結果得到的回復是:80年代波爾多最差的年份之一。我……這天還怎么聊?
話說年份這個詞,無論愛不愛喝酒的人,估計都聽過。發哥當年那句“來一瓶82年的拉菲”直到現在還經常被引用。它之所以能夠這么火,除了劇本的經典、發哥的英俊、拉菲酒莊的名氣以外,當然還要歸功于1982年這個偉大的年份。
行家口中的“大年”“好年份”到底是什么意思?年份為何這么重要?今天,咱們就好好分析分析!
一、年份是什么?
平時我們選購葡萄酒時,會看到大部分的葡萄酒酒標上都標注著一個年份。
這個時間指的并不是這瓶酒上市或者是裝瓶的時間,也不是陳年時間,而是指生產這款酒所用釀酒葡萄的生長、采摘年份。例如圖上這瓶2010年的葡萄酒,釀酒葡萄就是在這一年采收的。
葡萄酒品質七分在原料三分在工藝,釀酒葡萄的品質就是決定一款葡萄酒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葡萄作為一種農作物,與天氣等自然條件息息相關。要知道,即使是氣候十分穩定的產區每年的氣候也不可能完全一樣,葡萄在產量、糖分、酸度和風味集中度等方面就會出現差異。
因此,即使是同一款酒,在不同的年份之間也會有區別。年份條件雖然不能說對葡萄酒品質起決定作用,但是它對葡萄酒的產量、品質和風格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
二、如何定義年份的好壞?
釀酒師們常會形容:這是一個好年份、差年份,甚至是充滿挑戰的年份。那么年份的好壞究竟如何定義呢?
一般而言,如果一個產區在葡萄酒的生長季和采收期內風調雨順,日照充足,葡萄能夠健康地生長,采收的果實產量可觀并有很好的品質,基本上就可以釀造杰出的葡萄酒,而這一年份也會被稱為“偉大的年份”,或者是“大年”,比如波爾多的2015年。
但如果是火災、暴雨、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發,葡萄在生長季無法健康成長,采收期大量減產,最后得到的果實產量低且品質差,那么這一年的葡萄酒品質就會比較讓人擔心,這樣的年份就會被認為是有挑戰的年份,或是不好的年份,比如2017年,整個葡萄酒世界就經歷了一場“冰與火之歌”。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年份天氣穩定,葡萄果實表現平平,這樣的年份就會被劃為“平均”水平。
三、壞年份就沒有好酒?
難道壞年份的葡萄酒就一定不好嗎?那可不一定。
就像前文所說,年份并不能直接決定葡萄酒的品質。因為即使在較弱的年份里,也有一些酒莊可以憑借得天獨厚的葡萄園位置、對葡萄園有效的管理來免受天氣災害,或者是利用釀酒技術來弱化葡萄品質上的缺陷。事實上,的確有越來越多的酒莊或葡萄種植者,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自然災害對葡萄的影響。
對于這一類酒莊而言,年份對葡萄酒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風格方面。如果這一年天氣涼爽,那么葡萄酒的風格可能會偏向于清新優雅;如果這一年天氣多是干燥炎熱,那么葡萄酒就可能更多表現得口感濃郁、酒體飽滿。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產區受年份影響都很嚴重,一些本就天氣多變的產區由于不同年份之間自然條件本就差異很大,所以才會強調年份的重要性,如法國的波爾多、勃艮第,西班牙的里奧哈和下海灣產區,以及意大利北部等產區。
但在一些天氣條件較穩定的產區,如美國的加利福尼亞、西班牙中部、法國南部等產區,年份對葡萄酒的影響就相對沒那么重要。
對于大批量生產的中低價位酒款,就不需要過多關注它們的年份。因為這類型的葡萄酒多是快銷產品,陳年潛力和收藏價值相對不高,并且大部分生產商在釀造這類型的葡萄酒時,更加追求保持品質和風格的一致性,因此在年份差異上體現并不明顯。值得關注的,更多是高端酒款。
尤其對收藏家而言,好年份的高端酒在陳年后價值會有很大提升。
最后,你可能也注意到,一些葡萄酒根本沒有標上年份,比如無年份香檳和起泡酒,這是因為這些酒是由不同年份的基酒混釀而成,無法在酒標上標注年份。還有一些無年份的加強酒,如無年份波特、雪莉酒,也是由于陳年過程中混合了多個不同年份的基酒,無法在酒標標注其年份。
如果你十分在意年份對于葡萄酒的影響,平時就可以多關注一些產區報告。心里有個大概后,再選酒時就有把握多了!或是被別人問起年齡時,也可以意味深長地說一句:“啊,那可是xxx產區90年代最好/差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