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2020-04-27 關注度:27
以下文章來源于葡萄酒故事會 Wine Storytelling ,作者Winestorytelling
歷史中的葡萄園
跨進鼠年,現在的葡萄園更像是科技宅男的完美技術夢想終于成為現實:
-
高度自動化的成熟度監控;
-
遍布田間的感應器搜集土壤、植株的肥力、水分信息;
-
利用近紅外成像技術了解葡萄園中各個部分不同的水、肥需求;
-
無人機的普遍使用,使得施用化學制劑和肥料精準而高效;
-
機械化采收,田間除梗、分選,低溫夜間作業降低氧化風險;
-
微型氣象站進行信息積累,遠程數控,合理使用水分脅迫。
GIS地理信息系統采集每塊葡萄園的地理位置、形狀、葡萄植株朝向信息,結合葡萄園管理信息系統在萌芽、開花、轉色、采收各個時期記錄物候期、灌溉水平、施肥等信息。
Weather Station——田間氣象站:采集光、熱、水分信息,對葡萄園局部小氣候進行監控,結合信息網絡中的其它氣象信息為葡萄園藥劑施用、水肥增減等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Sap Flow Sensor & Dripping System (樹液監控-滴灌系統)在植株上設定熱感應探頭,監控樹液流動速率評估植株的蒸發水平,根據實時溫度水平結合品種、施肥、物候期等信息,對葡萄園的水分需求進行評估。與園中滴灌設施一道,進行自動、高效、合理的水分補充。在轉色期后,保持適當的水分脅迫,提高葡萄豐富富集度和綜合質量。
葡萄園自動&機械化日常管理
無人機從軍用到民用,最后為我大葡萄所用:
Pruning and Thinning Robot——剪枝疏葉機器人:根據GPS和GIS系統定位機器人位置及作業區域,加裝于設備上的3D識別系統自動區分需要保留和去除的植株部分,進行修剪和疏葉操作。作業精準,適應各個地形,且無需休息。
Pellenc Process Harvester & Optical Sorter——貝蘭克過程采收機&光粒分選:葡萄園中的高富帥,大塊頭、大價錢、高效率。與傳統采收機相比,實現果粒與果梗的分離,更好保持果粒的完整性,避免破碎果汁的氧化。與光粒篩選機相連,根據釀酒師的成熟度要求對病果、青果進行篩選。兩機相連實現采收果粒到廠處理之效,縮短采收到處理之間時間,節約處理時間和空間,提供酒廠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力成本。
科技自動的葡萄園不過是為了自然的釀造?
不論是精確水肥管理還是無人機施藥和光粒篩選,在田園中做的一切只是為了在天賜的土壤和光熱中獲得最好的葡萄原料,并將原料質量完整的保存到葡萄酒釀造之前。作為一種自然發酵而被人類認識的酒精飲品,葡萄酒于其本身肯定不愿意讓人迷失在技術或者科技里而忘卻釀制葡萄酒的樂趣。一如《云中漫步》所展現:園中蝴蝶舞,桶內探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