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2020-05-01 關注度:50
葡萄酒品嘗與酒評語言的關系好比霍金與他的擬聲電腦,文字在葡萄酒品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處搭建了通往葡萄酒飲客的橋梁。
去溯源誰是第一個用這個詞匯來描述感官已經不可能。2002年之前,各種葡萄酒品鑒指南中難覓“礦物質味”的蹤跡。眾多專業的葡萄酒經典書目如《The Taste of Wine》《Sotherby’s Wine Encyclopedia 5th Edition》《Wine Tasting – A Professional Handbook》對“礦物質味”也是只字未提。
但是,這股對“礦物質味”的追求狂潮無疑是有業內人士的推波助瀾的。Jancis Robinson在自己的博客中這樣寫道“'Minerality' in a wine is …… more reminiscent of something stony, especially wet stones, or redolent of something once smelt in a chemistry lab.”。Michael Schuster也在他的《Essential Winetasting》提到了一些形容礦物質味的描述詞匯。除此之外,知名葡萄酒雜志品醇客(Decanter)和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也紛紛墜入對這個奇妙詞匯的熱戀之中無法自拔,大家集體在(礦物質味化)“Mineralization”了。
大多數人在形容白葡萄酒的香氣時會更傾向于使用礦物質味這個詞。這種聞起來像是火柴/打火石相撞的味道與葡萄酒中的揮發性硫化物密切相關。
當白葡萄酒具有較高酸度的時候,就很容易將礦物質味與其聯系起來。想象一下當一款干凈、爽口、高酸的葡萄酒呈現在你面前,除了礦物質味,似乎也沒有貼切的形容詞了。
另外一種味覺就是葡萄酒的咸味。正如膠東半島蓬萊產區的一些葡萄酒里的海鮮味,當我們舌頭感受到這類風味的時候,我們也很容易的將礦物質味和葡萄酒聯系起來。
當白葡萄酒具有較高酸度的時候,就很容易將礦物質味與其聯系起來。想象一下當一款干凈、爽口、高酸的葡萄酒呈現在你面前,除了礦物質味,似乎也沒有貼切的形容詞了。
另外一種味覺就是葡萄酒的咸味。正如膠東半島蓬萊產區的一些葡萄酒里的海鮮味,當我們舌頭感受到這類風味的時候,我們也很容易的將礦物質味和葡萄酒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