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麗茲·薩奇(Liz Thach) 發布時間:2016-07-25 關注度:342
想象自己踏上異國的土地,目之所及,房屋掩映在葡萄藤中,人行道上,人們品嘗著葡萄酒,建筑處處裝飾著葡萄藤和葡萄圖案,山麓矗立著古老的堡壘和修道院。深埋在地下的qvevri陶罐被用來釀酒,每年春季都是慶賀“嬰孩葡萄酒”降生的季節。甚至多聲部詠唱的傳統民歌也充滿對葡萄的贊美。
對于葡萄酒愛好者而言,這里簡直和家一樣親切。贊同這一點的格魯吉亞人不在少數,因為他們相信格魯吉亞正是葡萄酒的發源地。雖然土耳其,亞美尼亞和伊朗等鄰國或許持有異議,但不爭的事實是:藏于格魯吉亞國家博物館中的古老葡萄籽和qvevri陶罐已有八千余年歷史,可以作為確鑿證據。
但比起與鄰國爭論葡萄酒究竟發源于何處,格魯吉亞釀酒業面臨著一場更重要的戰役:拯救國內古老的葡萄品種,其中許多在1922-1991年的蘇維埃時期瀕臨毀滅或散失。
“根據文獻記載,格魯吉亞曾擁有超過1,400個本土葡萄品種,但如今只剩下525個,其中45個品種常用于釀造葡萄酒。”Mukado酒莊的釀酒師拉多·烏祖納什維利(Lado Uzunashvili)說。“蘇聯人為我們的葡萄酒業帶來了許多實用技術,但他們只注重能夠實現大量生產的葡萄品種,導致許多古老品種被忽視甚至不復存在。”
如今,專家團隊正挨家挨戶走訪居民在后院栽種的葡萄樹,試圖尋找由來已久的古老品種,一旦有所發現,他們便切割部分植株用于繁殖,拯救這些歷史悠久的品種免于滅絕。
在位于卡特里葡萄酒產區的農業科學研究中心,研究者栽種了小型葡萄園,并用這些得到救護的品種釀造少量的葡萄酒,這些葡萄品種的名字不同尋常,例如Kapistoni、 Chekobali、Chroghua、基西和Danakharuli。
格魯吉亞葡萄酒協會執行主任蒂娜·凱澤利(Tina Kezeli)解釋道:“我們正在努力保護我們歷史悠久的釀酒遺產,不僅僅是試圖拯救已經消失的品種,也包括培訓年輕的釀酒師采用傳統的qvevri陶罐釀酒工藝。”
Qvevri陶罐埋藏在地下,用于葡萄酒的發酵和陳釀。與雙耳細頸瓶不同的是,后者用于葡萄酒的運輸。由于其獨特性,qvevri陶罐釀酒工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格魯吉亞“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qvevri陶罐釀制的葡萄酒各具特色,從酒體輕盈,富于水果清香到質地醇厚,泥土氣息明顯。莫次瓦尼、基西和白羽等白葡萄可釀出呈現杏干和堅果香氣的橙紅色酒,亦可釀制酒體輕盈,富于花香,酸度清冽爽口的淺金色葡萄酒。紅葡萄酒則通常以薩別拉維葡萄釀制,其混合莓果的香氣和辛辣氣息使人聯想起西拉葡萄。Qvevri陶罐葡萄酒既包括富于水果香氣的半甜型葡萄酒,也包括富含單寧,層次豐富的干葡萄酒。
主管阿拉瓦爾第修道院酒莊的大衛主教對qvevri陶罐制造工藝可能失傳表示擔憂,在這里,人們仍然沿用傳統的qvevri陶罐工藝釀酒。“目前格魯吉亞僅有兩位qvevri陶罐制作大師在世。”他通過翻譯解釋道:“因此我們正在努力復興伊卡爾托(Ikalto)學院,這樣便可以傳授qvevri制作技藝。”位于格魯吉亞最大的葡萄酒產區——卡赫基的伊卡爾托學院始建于公元6世紀,專門教授哲學和釀酒。
為喚起人們的關注,格魯吉亞正積極吸引外資進入葡萄酒行業,并鼓勵葡萄酒觀光客蒞臨200余座酒莊。根據世界銀行排名,格魯吉亞創業便利度在全球居第15位,并且對于美國公民免簽證。另一個蒞臨格魯吉亞的理由是品嘗美食,羊肉,魚類菜肴,新鮮蔬菜,水果,乳酪和搭配獨特葡萄酒的美味面包尤為著稱。
剛剛結束格魯吉亞葡萄酒之旅的葡萄酒大師麗茲·薩奇博士是索諾馬州立大學特聘教授。